EN

创新发展

业内19年专业锤炼、促进环保行业新业态融合

揭秘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22-06-27  浏览次数:1062

返回列表

元琛科技)碳纤维是一种与钢比既“轻”又“硬”的化工新材料,比重低、强度高的特点使其在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聚丙烯晴(PAN)基碳纤维品质优异、力学性能优良,且相较于其他碳纤维制造工艺难度更低,是最主要的碳纤维产品,占全球高性能碳纤维的90%以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国家关键战略原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进口受限制,使得国内部分核心装备的发展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开展了国产碳纤维替代和纤维国产化工作,以满足型号生产的急需和可持续发展。

元琛科技

我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研究工作起步较早。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中石油吉化、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均开展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产化技术研发,建立了硝酸法、硫氰酸钠法、二甲基亚砜法等多种原丝制备工艺,但由于工艺基础薄弱、装备技术落后等原因,碳纤维质量低下、性能稳定性差,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产化技术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2000年二甲基亚砜原丝工艺实现自主创新,2002年第一条二甲基亚砜原丝工程化线建成,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技术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国家科技部设立了“863”计划,重点支持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工程化研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也加大支持工程化、产业化及其应用,国产碳纤维进入有序发展阶段。经过近50年的发展,国产碳纤维在性能、工程化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攻克了国产T300级碳纤维、国产T700级碳纤维和国产M40石墨纤维的工程化和应用问题,解决了以上这3种材料的有无问题,满足了航空航天等武器装备和民用领域的应用急需;

(2)突破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和国产M40J石墨纤维的关键制备技术,实现了工程化生产,主体力学性能达到东丽T800 碳纤维和M40J石墨纤维水平;

(3)突破了国产T1000 碳纤维和M50J、M55J、M60J石墨纤维实验室制备技术,具备开展下一代纤维研发的基础;

(4)重视油剂、上浆剂等配套助剂的研发工作,初步形成了国产碳纤维和石墨纤维配套助剂体系;

(5)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线运行的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高,装备制造自主能力不断提升。

元琛科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 年3月,全国有20余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企业和6家碳纤维研究单位,已建成的碳纤维产能达3 万吨/ 年,在建生产线建成后将达到10万吨/年以上。

虽然近几年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技术、装备、性能、配套材料和产业链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产量、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仍存在诸多问题。产业成熟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关键装备、重要原材料和配套材料以及检测评价环节相对薄弱,成为阻碍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碳纤维行业要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批次稳定性、应用工艺性,助力我国航天航空、新能源、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元琛科技

元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