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资讯中心

业内20年专业锤炼、促进环保行业新业态融合

元琛科技智能制造峰会19日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9-01-19  浏览次数:172

返回列表

1月19日上午,我司在合肥组织召开了“元琛科技2019智能制造创新峰会”。本次峰会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为主题,聚焦产品升级及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为制造业推进工业4.0战略提供新动能。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刘桂建,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龙红明,东北大学柳静献教授,中国袋式除尘委员会秘书长陈志炜等领导嘉宾参加了本次峰会。

 

 

随着徐辉董事长的致辞,本次峰会正式拉开帷幕,徐董事长表示:一个地方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企业也是如此,元琛科技作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综合服务供应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工业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和新领域催化剂研究中心两大平台不断开拓创新。

 

 

本次峰会我司也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先生,李会长在致辞中解析了目前制造业以及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2018年全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总体运行良好,产业规模、营业收入和经济效益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对于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保持“定力”十分重要。

 


李陵申表示,对于智能制造,行业内多数企业都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经济实力和产业特征做出了各自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并对元琛科技过去几年在新技术产新领域做出的成绩表示高度认可。

随后元琛科技2018年度新产品发布会启动,我司新材料事业部周冠辰总工和环境事业部王光应总工分别对研发团队2018年度取得的产品技术创新进行展示。本次共发布6种新产品,其中涉及钢铁、焦化、玻璃、水泥等多个应用领域,为推动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本次主题峰会上,主讲人为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王喜文院长。作为工业4.0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王院长首先对工业4.0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析,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制造业创新战略,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工业4.0发生的背后是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技术的支撑。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主要是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王院长表示,未来的智能制造融合了信息物理系统,它会带来一个很好的经济效果,即打破制造业“不可能三角”。所谓“不可能三角”,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定制三项中最多只能满足两项,如想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肯定满足不了定制。未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可能会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

 

 

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有一样的地方,体现在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思路上,都是主攻智能制造。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不是靠资源要素驱动,而是靠数据信息来驱动。王院长介绍,到2020年,中国要研制60种以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中国将扶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程机械、智能船舶、智能照明电器等智能产品的发展。为促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制造将成为主要突破口。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各地纷纷打响蓝天保卫战,元琛科技作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综合服务供应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紧跟环保新政步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发扬元琛精神,以奋斗者为本,凝心聚力,芳华自现。